永續消息
2024.01.29
最新消息 | 台灣血液基金會 企業永續網
國立成功大學是台灣大專院校中,在捐血活動方面表現相當出色的學校。112 年度共有2,434人捐出3,111袋,其中首次捐血有584人,榮獲捐血績優表揚的教育部獎,成功大學為全台灣捐血量最高的學校。然而,這樣的成就並非偶然,背後是一支默默努力的團隊和持續不間斷的合作與努力。
成功大學與捐血中心結緣甚久, 70年2月12日在成功大學光復校區門口設置愛心一號捐血車,當日開幕,熱心市民們紛紛挽袖捐血,捐得80餘袋熱血,在捐血風氣尚未普及的年代,已屬相當罕見珍貴。
在愛心一號捐血車退役後,82年5月1日在勝利路上設立成大捐血車,車體由吳鳳獅子會與嘉鳳獅子會聯合捐贈,12年來行駛於雲嘉南地區,服務廣大的捐血民眾,嘉惠廿餘萬傷病患同胞,貢獻卓著。該車齡偏高,導致維護成本過重,已達報廢年限,不堪長途使用,但該車體「老且彌堅」,因此作為固定式成大捐血點使用,發揮物盡其用之功效,繼續為民服務,達到「退而不休」,說是功成身退,一點也不為過。
延續成大號捐血車 師生一心為捐血
在過去,「成大號捐血車」,對於當時師生來說都相當便利,下課路過、想捐就上車,且成功大學也曾舉辦校園彩繪捐血車活動,除了透過學生的創意設計來妝點捐血車體、與周邊環境更融合美化外,也希望讓師生們能更認同捐血一事。成大捐血點捐血來源以成大學生族群為主,且該點位於成大光復校區勝利路旁,與成功大學為生命共同體,共同肩負榮辱與共的捐血救人神聖使命。
原本這台純白色的捐血車年事已高,外表也有點陳舊,為了能讓更多人關注到捐血車,民國94年,台南中心舉辦捐血點車體平面設計競賽,初審共選出六名作品,最後由當時就讀成大建築所一年級的鄭婷娟為正選。她自述自己從17歲開始捐血,每年必捐、特別在生日的時候一定會捐血,這也代表著她能與他人分享她的健康。
以「青春飛揚,快樂捐血」為主題的彩繪圖案,落實在車體上,可以看到鄭婷娟將成功大學具象徵意義的「大學門」用Q版擬人卡通的造型出現,戴上一頂有「NCKU」鴨舌帽,手上捧著血滴寶寶,一旁還停了幾輛腳踏車展現出成功大學的騎腳踏車的風氣,更顯俏皮;車體的另外一邊則是彩繪蒐集血液的血袋,點綴上大小不一、滿滿的「LOVE」字樣,令原本已經布滿鐵鏽的捐血車,有著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的面貌。
這台捐血車承載成大師生的回憶,特別是在缺血時,都會看到許多人熱情挽袖的情景,直至105年12月31日成大捐血車功成身退,成大捐血車期間共募得176,597袋熱血。成大捐血車退休後,校園裡的住宿服務組、學生會、醫學系、護理系與藥學系等都有主動企劃捐血活動,不遺餘力推廣捐血活動,甚至活動能募得約200袋佳績,這也讓台南捐血中心力邀成大,希望能展開合作計畫。
當時就讀成大建築所一年級的鄭婷娟以「青春飛揚,快樂捐血」為主題的彩繪圖案為成大捐血車彩繪。
捐血號召最佳團隊—成功大學學生活動發展組
成功大學除了一般科系外,亦有醫護藥學相關學系,也對捐血活動特別注重。過往舉辦捐血活動,大部分都是由科系、學生社團主動發起;而在109年成功大學與台南捐血中心策動合作計畫,以「有為必成,血不唐捐」為號召,在學生事務長林麗娟的大力支持下,由學生活動發展組主辦,擔任統籌者的角色,安排行政相關事宜,由合辦的學生團隊進行行銷推廣,在學生比較忙碌時適時填補空缺,使得捐血活動有更好的組織和管理,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在成功大學捐血活動現場,總是能夠看到吳昌振和林芷寧積極地服務學生,以其熱心和奉獻精神感染著周圍的人們。
學生活動發展組吳昌振組員林芷寧組員與志工同學一同展示紀念品喵喵杯墊與運動毛巾。
本身也是一位定期捐血者,吳昌振作為輔導社團活動的老師,他透過捐血活動來實踐貢獻,以身作則將捐血的信念傳遞給成功大學的學生,激勵他們積極參與這項有意義的活動。成功大學的外籍學生熱情有愛,是校園捐血的生力軍,芷寧在捐血活動現場扮演了最佳的溝通橋樑,她以流利的英文耐心地講解捐血流程,排除語言上的障礙,讓外籍生順利完成捐血程序。每場活動她也都不厭其煩重新設計宣傳文宣,來增加瀏覽曝光率廣泛宣傳捐血活動。他們身體力行的貢獻和努力,對於捐血活動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林芷寧以流利的英文耐心地講解捐血流程,排除語言上的障礙,讓外籍生順利完成捐血程序
過往傳統上會自辦校園捐血活動的學生團體多為醫學院的學生,由於活動組的媒合降低了行政事務的門檻,有更多其他的社團願意加入參與,搭配自己的系列活動,相互輝映推廣聚集人氣,促進校園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和加深感情。在募血活動方面,學生展現出卓越的組織能力和積極性,如醫學系、護理系、服務團、學生會、系聯會等,已經把舉辦捐血活動融入例行事務。
外籍生是成功大學校園捐血不可或缺的族群。
成功大學還設置了個捐血志工的社群,匯集了曾經擔任校園捐血的學生志工,適時彌補排班的空缺,辦理志工講習,時時更新捐血中心的捐血政策,志工們在現場作為第一線講解衛教與釋疑的小天使,熱情的招呼鼓勵了許多初次捐血的學生,陪伴也是最好的安慰劑,讓許多捐血者不再害怕願意定期回來捐血,是永續經營的最大力量。
活動組規劃良好的定期服務與成效也吸引了其他單位與校友的響應,自109年開始的校慶,成大醫院配合「熱情捐血咖,非常有愛」贊助咖啡券;校內生涯組、電機系友捐贈紀念品共襄盛舉;110年成大服務團創團團長劉中堅響應「延續47年前的熱情,希望小小的付出,能有拋磚引玉的效果」,召集當年曾在校園募血的校友再次回到校園擔任志工,在新冠疫情肆虐下,慷慨挽起衣袖熱情呼喚,是愛學校、愛社會,也是愛台灣的積極表現。
透過與學生團體共同舉辦捐血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同學們的號召力,增強學生對捐血活動的參與意願。這樣的合作模式激勵更多學生來參與捐血,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圍和互動。學生在擔任志工的過程中,也肩負起一項使命,意識到捐血對於拯救生命的重要性,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捐血,透過自己的行動和努力,將這份意識傳達給整個成功大學的學生。
這種使命感的推動下,成功大學的學生捐血風氣逐漸成形,正向的趨勢將進一步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捐血,形成良好的校園捐血文化。
成功大學捐血地點顯眼,為光復校區精華位置,同學上課必經的路線。
每次捐血活動,成大學生捐血踴躍。
推出成功大學聯名捐血紀念品,燃起學生收集慾
為了讓學生在參與成功大學捐血活動時感受到更多的紀念意義,活動組用心設計製作蘊含學校與捐血意涵的限定紀念品,如 NCKU(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明信片、證件套組、酒精噴瓶、運動毛巾、皮革袋等紀念品,充滿紀念性的物品推出後深受師生喜愛,甚至有校友還為此特地返校捐血,熱血助人之餘也凝聚更強的校園歸屬感。
因應捐血活動,成功大學設計相關小物來贈送給學生們。
校方重視公益捐血,列入績效年度KPI
經過學生活動發展組和學生團隊們持續努力,成功大學的年度捐血袋數持續維持佳績。從108 年度捐血量 852 袋到111年已成長為3,041 袋,112 年度更有2,434人3,111袋,首捐584人,整整提升了 3.65 倍之多,也讓校園捐血獲得長官們更多的支持與肯定。
112年2月份蘇慧貞校長卸任感言中提到成功大學需要陶冶出能對歷史溫暖回眸、能對未來正直承擔、更能夠在知能上回應全球議題所需的世界公民,「是願意承擔、想要有所改變、才得以想像未來;是願意負責、想要有所貢獻、才能夠成就目標、有所影響。」曾任成大醫院院長的沈孟儒校長指出成功大學擁有發展完整的醫療體系,也讓成功大學扛起了更多社會責任,因此要更加重視高等教育的公共性與社會責任。除了教學研究、培養人才及產學合作的基本任務,擔負了許多國家任務與社會實踐。
校方對於捐血活動的重視和學生們的努力相輔相成,讓成功大學在110年正式將捐血袋數納入年度關鍵績效指標(KPI)之中。意味著學校已將捐血活動視為重要的指標之一,給予了更高的重視和評價。學校的支持和鼓勵進一步推動校園內的公益文化,促進社會責任和公民意識的培養。
成功大學與捐血中心結緣甚久, 70年2月12日在成功大學光復校區門口設置愛心一號捐血車,當日開幕,熱心市民們紛紛挽袖捐血,捐得80餘袋熱血,在捐血風氣尚未普及的年代,已屬相當罕見珍貴。
在愛心一號捐血車退役後,82年5月1日在勝利路上設立成大捐血車,車體由吳鳳獅子會與嘉鳳獅子會聯合捐贈,12年來行駛於雲嘉南地區,服務廣大的捐血民眾,嘉惠廿餘萬傷病患同胞,貢獻卓著。該車齡偏高,導致維護成本過重,已達報廢年限,不堪長途使用,但該車體「老且彌堅」,因此作為固定式成大捐血點使用,發揮物盡其用之功效,繼續為民服務,達到「退而不休」,說是功成身退,一點也不為過。
延續成大號捐血車 師生一心為捐血
在過去,「成大號捐血車」,對於當時師生來說都相當便利,下課路過、想捐就上車,且成功大學也曾舉辦校園彩繪捐血車活動,除了透過學生的創意設計來妝點捐血車體、與周邊環境更融合美化外,也希望讓師生們能更認同捐血一事。成大捐血點捐血來源以成大學生族群為主,且該點位於成大光復校區勝利路旁,與成功大學為生命共同體,共同肩負榮辱與共的捐血救人神聖使命。
原本這台純白色的捐血車年事已高,外表也有點陳舊,為了能讓更多人關注到捐血車,民國94年,台南中心舉辦捐血點車體平面設計競賽,初審共選出六名作品,最後由當時就讀成大建築所一年級的鄭婷娟為正選。她自述自己從17歲開始捐血,每年必捐、特別在生日的時候一定會捐血,這也代表著她能與他人分享她的健康。
以「青春飛揚,快樂捐血」為主題的彩繪圖案,落實在車體上,可以看到鄭婷娟將成功大學具象徵意義的「大學門」用Q版擬人卡通的造型出現,戴上一頂有「NCKU」鴨舌帽,手上捧著血滴寶寶,一旁還停了幾輛腳踏車展現出成功大學的騎腳踏車的風氣,更顯俏皮;車體的另外一邊則是彩繪蒐集血液的血袋,點綴上大小不一、滿滿的「LOVE」字樣,令原本已經布滿鐵鏽的捐血車,有著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的面貌。
這台捐血車承載成大師生的回憶,特別是在缺血時,都會看到許多人熱情挽袖的情景,直至105年12月31日成大捐血車功成身退,成大捐血車期間共募得176,597袋熱血。成大捐血車退休後,校園裡的住宿服務組、學生會、醫學系、護理系與藥學系等都有主動企劃捐血活動,不遺餘力推廣捐血活動,甚至活動能募得約200袋佳績,這也讓台南捐血中心力邀成大,希望能展開合作計畫。
當時就讀成大建築所一年級的鄭婷娟以「青春飛揚,快樂捐血」為主題的彩繪圖案為成大捐血車彩繪。
捐血號召最佳團隊—成功大學學生活動發展組
成功大學除了一般科系外,亦有醫護藥學相關學系,也對捐血活動特別注重。過往舉辦捐血活動,大部分都是由科系、學生社團主動發起;而在109年成功大學與台南捐血中心策動合作計畫,以「有為必成,血不唐捐」為號召,在學生事務長林麗娟的大力支持下,由學生活動發展組主辦,擔任統籌者的角色,安排行政相關事宜,由合辦的學生團隊進行行銷推廣,在學生比較忙碌時適時填補空缺,使得捐血活動有更好的組織和管理,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在成功大學捐血活動現場,總是能夠看到吳昌振和林芷寧積極地服務學生,以其熱心和奉獻精神感染著周圍的人們。
學生活動發展組吳昌振組員林芷寧組員與志工同學一同展示紀念品喵喵杯墊與運動毛巾。
本身也是一位定期捐血者,吳昌振作為輔導社團活動的老師,他透過捐血活動來實踐貢獻,以身作則將捐血的信念傳遞給成功大學的學生,激勵他們積極參與這項有意義的活動。成功大學的外籍學生熱情有愛,是校園捐血的生力軍,芷寧在捐血活動現場扮演了最佳的溝通橋樑,她以流利的英文耐心地講解捐血流程,排除語言上的障礙,讓外籍生順利完成捐血程序。每場活動她也都不厭其煩重新設計宣傳文宣,來增加瀏覽曝光率廣泛宣傳捐血活動。他們身體力行的貢獻和努力,對於捐血活動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林芷寧以流利的英文耐心地講解捐血流程,排除語言上的障礙,讓外籍生順利完成捐血程序
過往傳統上會自辦校園捐血活動的學生團體多為醫學院的學生,由於活動組的媒合降低了行政事務的門檻,有更多其他的社團願意加入參與,搭配自己的系列活動,相互輝映推廣聚集人氣,促進校園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和加深感情。在募血活動方面,學生展現出卓越的組織能力和積極性,如醫學系、護理系、服務團、學生會、系聯會等,已經把舉辦捐血活動融入例行事務。
外籍生是成功大學校園捐血不可或缺的族群。
成功大學還設置了個捐血志工的社群,匯集了曾經擔任校園捐血的學生志工,適時彌補排班的空缺,辦理志工講習,時時更新捐血中心的捐血政策,志工們在現場作為第一線講解衛教與釋疑的小天使,熱情的招呼鼓勵了許多初次捐血的學生,陪伴也是最好的安慰劑,讓許多捐血者不再害怕願意定期回來捐血,是永續經營的最大力量。
活動組規劃良好的定期服務與成效也吸引了其他單位與校友的響應,自109年開始的校慶,成大醫院配合「熱情捐血咖,非常有愛」贊助咖啡券;校內生涯組、電機系友捐贈紀念品共襄盛舉;110年成大服務團創團團長劉中堅響應「延續47年前的熱情,希望小小的付出,能有拋磚引玉的效果」,召集當年曾在校園募血的校友再次回到校園擔任志工,在新冠疫情肆虐下,慷慨挽起衣袖熱情呼喚,是愛學校、愛社會,也是愛台灣的積極表現。
透過與學生團體共同舉辦捐血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同學們的號召力,增強學生對捐血活動的參與意願。這樣的合作模式激勵更多學生來參與捐血,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圍和互動。學生在擔任志工的過程中,也肩負起一項使命,意識到捐血對於拯救生命的重要性,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捐血,透過自己的行動和努力,將這份意識傳達給整個成功大學的學生。
這種使命感的推動下,成功大學的學生捐血風氣逐漸成形,正向的趨勢將進一步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捐血,形成良好的校園捐血文化。
成功大學捐血地點顯眼,為光復校區精華位置,同學上課必經的路線。
每次捐血活動,成大學生捐血踴躍。
推出成功大學聯名捐血紀念品,燃起學生收集慾
為了讓學生在參與成功大學捐血活動時感受到更多的紀念意義,活動組用心設計製作蘊含學校與捐血意涵的限定紀念品,如 NCKU(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明信片、證件套組、酒精噴瓶、運動毛巾、皮革袋等紀念品,充滿紀念性的物品推出後深受師生喜愛,甚至有校友還為此特地返校捐血,熱血助人之餘也凝聚更強的校園歸屬感。
因應捐血活動,成功大學設計相關小物來贈送給學生們。
校方重視公益捐血,列入績效年度KPI
經過學生活動發展組和學生團隊們持續努力,成功大學的年度捐血袋數持續維持佳績。從108 年度捐血量 852 袋到111年已成長為3,041 袋,112 年度更有2,434人3,111袋,首捐584人,整整提升了 3.65 倍之多,也讓校園捐血獲得長官們更多的支持與肯定。
112年2月份蘇慧貞校長卸任感言中提到成功大學需要陶冶出能對歷史溫暖回眸、能對未來正直承擔、更能夠在知能上回應全球議題所需的世界公民,「是願意承擔、想要有所改變、才得以想像未來;是願意負責、想要有所貢獻、才能夠成就目標、有所影響。」曾任成大醫院院長的沈孟儒校長指出成功大學擁有發展完整的醫療體系,也讓成功大學扛起了更多社會責任,因此要更加重視高等教育的公共性與社會責任。除了教學研究、培養人才及產學合作的基本任務,擔負了許多國家任務與社會實踐。
校方對於捐血活動的重視和學生們的努力相輔相成,讓成功大學在110年正式將捐血袋數納入年度關鍵績效指標(KPI)之中。意味著學校已將捐血活動視為重要的指標之一,給予了更高的重視和評價。學校的支持和鼓勵進一步推動校園內的公益文化,促進社會責任和公民意識的培養。